具体量刑标准因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,判处不同的刑罚。一般情况下,犯罪情节较轻的,应判处拘役、管制或者罚金;犯罪情节较重的,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,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的,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根据我国刑法第125条之规定,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,是指明知是虚假恐怖信息,故意制作、传播和散布给公众带来恐怖的信息,导致公众恐慌、紧张或者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。
具体量刑标准因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,判处不同的刑罚。
一般情况下,犯罪情节较轻的,应判处拘役、管制或者罚金;犯罪情节较重的,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,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的,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“首要分子”,即起主要作用并导致严重后果的,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甚至死刑,并可以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以上只是根据刑法规定的一般量刑标准,法院在审判时,会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、被告人的主观故意、社会危害程度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,并依法作出量刑决定。